姓名: |
李茜 |
性别: |
男 |
|
职称: |
特聘副教授 |
学位: |
博士 |
|
电话: |
010-3520337 |
传真: |
010-3520337 |
|
Email: |
xili@yangtzeu.edu.cn |
邮编: |
430100 |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大学路111号 |
|
|

|
更多信息: |
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 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地质系 |
简历:
李茜,男,湖北孝感人,1996年8月生,工学博士,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特聘副教授,毕业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生导师沈安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石油地质学,发表论文32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5篇。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两项,参与中国石油集团重大项目2项,国家重点基金2项,荣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王涛英才博士奖学金”,“孙越崎优秀学生奖金”,“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国发明展览会发明创新奖金奖”,“第18届北京市发明创新大赛优秀奖”,“第九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优秀学生报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优秀研究生”,“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优秀共青团员”, “第17届北京市发明创新大赛入围奖”,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
研究方向:
依托金属Mg-Ca、团簇、U-Pb、U等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对地质学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1. 运用Mg同位素,团簇同位素和U-Pb定年建立了白云岩“三定”(定流体、定温度、定年龄)分析测试技术,为揭示白云岩储层成因提供了有效方法和高精度指标。2. 运用Mg同位素系统性地研究了我国塔里木和四川盆地震旦系至石炭系白云岩成因与规模储层控制因素,明确了深层-超深层白云石化流体迁移规律并建立了大规模储层发育模式。3. 运用U-Pb定年和团簇同位素测温技术,重新定义了羌塘盆地古油藏白云岩的地层年龄和埋藏演化序列,为羌塘盆地油气勘探指明了新方向。4. 运用U同位素示踪了塔里木盆地早寒武世黑色页岩U异常富集和氦气富集机理,为推动我国超深层氦气勘探提供了新的启示。
工作及教育经历:
2015年9月-2019年6月,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资源勘探与工程学士,导师饶松教授;
2020年9月-2025年06月,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导师沈安江教授;
2025年7月-至今,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工作,特聘副教授;
学术兼职:
世界石油工业》青年编委、《同位素》青年编委、《岩性油气藏》青年编委、《矿物与岩石地球化学通报》青年编委、《Geoscience Frontiers》审稿专家、《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审稿专家、《石油物探》审稿专家。
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新型油气勘探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青藏高原新领域油气地质条件与勘探技术”,承担《羌塘盆地强改造条件下层序地层研究》专题(主持)
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盆地卤水钾盐形成机制与开发利用工程示范”(SQ2025AAA060122),承担《川中关键成盐期精时地层格架下岩相古地理演化》专题(主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海相碳酸盐岩成藏理论与勘探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1DJ05)(骨干参与)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技项目《羌塘盆地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勘探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编号:2021DJ08)(骨干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基金“南华纪间冰期烃源岩的形成机制、分布规律与成烃机理”(项目编号:42230812)(骨干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超深层碳酸盐岩孔隙形成与保持机理”(项目编号:U23B20154)(骨干参与)
获奖情况:
1. 2025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2. 2024年第十六届王涛英才博士奖学金
3. 2025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优秀毕业生
4. 2022年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优秀研究生”
5. 2022年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 孙越崎优秀学生奖
6. 2021年中国发明协会 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
7. 2024年中国发明协会 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铜奖
8. 2020年北京市绿色矿山产业联盟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9. 2022年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一等奖学金
10. 2022年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优秀共青团员”
11. 2024年北京发明协会 第十八届创新大赛优秀奖1项
12. 2024年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优秀学生报告奖
13. 2016年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 优秀学生骨干【校级】
14. 2016年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 征文比赛优等奖【校级】
15. 2017年湖北省教育厅 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级】
论文:(*为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5篇)
1. Li X., Zhu, G, Li, M., Zhu, Z., Gao, H., Zhang, Z., Li, T., Ai, Y. (2024). Mechanisms of U enrichment and helium generation potential in marine black shales following U isotope-constrained Neoproterozoic Oxidation Event.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956, 177405.(SCI中科院1区)
2. Li X, Shen, A*., Hao, R. (2024). Mg-C-O isotopes and elements reveal the origin of dolostone in the Middle Jurassic Buqu Formation. Petroleum Science, 22(2), 574-587.( SCI中科院1区)
3. Li X(第一作者)., Zhu, G(通讯作者), Zhang Z. 2024. Genesis of ultra-deep dolostone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large-scale reservoir: A case study of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and the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7(7), 2352-2382.(SCI中科院1区)
4. Zhu, G(第一作者)., Li, X(通讯作者)., Zhao, B., Jiang, H., Cao, Y., Zhang, Y., & Hou, J. (2024). Genesis and reservoir preservation mechanism of 10 000-m ultradeep dolomite in Chinese craton basin. Deep Undergroun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CI中科院4区)李茜(第一作者), 朱光有(通讯作者), 李婷婷, 周磊, 吴雨轩, & 田连杰. (2022). 川中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组白云岩Mg同位素特征与成因机制. 石油学报, 43(11), 1585-1603.(EI)
5. 李茜(第一作者), 朱光有(通讯作者), 李婷婷, 艾依飞, 张岩, 王珊, & 田连杰. (2023). 塔里木盆地鹰山组白云岩成因与 Mg 同位素证据. 地学前缘, 30(04), 352-375.(EI)
6. 李茜(第一作者), 朱光有(通讯作者), 李婷婷, 陈志勇, 艾依飞, 张岩 & 田连杰. (2024). U同位素分馏行为及其在环境地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地学前缘 (02), 447-471.(EI)
7. 李茜(第一作者), 胡安平(通讯作者)*, 沈安江, 张建勇, 乔占峰, 段军茂. (2024). 白云岩的成因、储集空间及实验技术的新进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45(5): 1456-1482.(EI)
8. 朱光有, & 李茜*. (2023). 白云岩成因类型与研究方法进展. 石油学报, 44(7), 1167-1190.(EI)
9. 朱光有, 李茜*, 李婷婷, 周磊, 吴雨轩, 沈冰 & 甯濛. (2023). 镁同位素示踪白云石化流体迁移路径——以四川盆地石炭系黄龙组为例. 地质学报, 97(03), 753-771.(EI)
10. 李茜, 朱光有, 李婷婷, 陈玮岩, 艾依飞, 张岩 & 刘金城. 中国海相盆地深层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 世界石油工业. 31(04), 35-47.
11. Chen, S., Li, X., Zhu, G., Lu, Z., Wang, R., Huang, Y., ... & Zhu, Y. (2025). Classification,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multi-scale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in shale reservoir por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5662.(SCI中科院2区)
12. 陈思钰, 李茜, 朱光有, 贾凡琛, 黄月, 蓝婉嫣... & 李生. 镓同位素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进展与挑战. 地质学报, 1-17.(EI)
13. 高和婷, 李茜, 朱光有, 李生, 王瑞林, 侯佳凯 & 陈庆. (2025). 从晶体成核-生长热动力学剖析白云岩成因问题的新进展. 地学前缘.(EI)
14. 郑凯航, 李茜, 朱光有, 高和婷, 李生, 张杰志 & 刘健勇. (2025). 硅同位素地球化学与硅质岩成因机理的研究进展. 地质论评, 1-20.(中文核心)
15. Zhang, Y., Zhu, G., Li, X., Ai, Y., Duan, P., Li, M., & Liu, J. (2024). Chemical–to–reverse weathering triggered a pronounced positive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 in a forced regressive to transgressive dolostone succession during the terminal Ediacaran glaciation.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40, 104521.(SCI中科院1区)
16. Zhang, Y., Zhu, G., Li, X., Ai, Y., Duan, P., & Liu, J. (2024). Resistance of eogenetic dolomites to geochemical resetting during diagenetic alter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lower Qiulitage Formation of the Late Cambrian, Tarim Basin.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164, 106822.(SCI中科院2区)
17. Ai, Y., Zhu, G., Li, T., Zhang, Z., Zhang, Y., Duan, P., & Li, X. (2023). Paleo-marine redox environment fluctuation during the early Cambrian: Insight from iron isotope in the Tarim Basin,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169277.(SCI中科院1区)
18. Zhu, G., Zhang, Z., Jiang, H., Yan, L., Chen, W., Li, T., & Li, X. (2023). Evolution of the Cryogenian cratonic basins in China, paleo-oceanic environment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ancient source rocks,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in 10,000 m-deep strata. Earth-Science Reviews, 104506.(SCI中科院1区)
19. Li, T., Zhang, Y., Zhu, G., Chen, Z., & Li, X. (2023). Environmental controls on organic matter enrichment of the lower Cambrian source rocks in the Tarim basin, northwest China.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106539.(SCI中科院2区)
20. 沈安江, 付小东, 张建勇, 魏学斌, 胡安平, 王剑, 熊绍云, 付修根, 谢渊, 刘思琪, 李茜, 王鑫, 贺训云, 乔占峰, 郑剑锋, 段军茂. (2023). 羌塘盆地上三叠统—下侏罗统海相页岩油特征及发现意义. 石油勘探与开发, 50(05), 962-974.(SCI中科院1区)
21. Hao, R., Pan, L., Mu, N., Li, X., Fu, X., Xiong, S., ... & Munnecke, A. (2024). Multi-Phase Dolomitization in the Jurassic Paleo-Oil Reservoir Zone, Qiangtang Basin (SW China): Implications for Reservoir Development. Minerals, 14(9), 908.(SCI中科院4区)
22. 朱紫光, 朱光有 & 李茜. U元素在黑色页岩中的富集机理及其对有机质生油气性能的影响. 地学前缘, 1-24.(EI)
23. 朱光有, 艾依飞, 李婷婷, 王萌, 陈玮岩, 张志遥, 李茜 & 石军. (2024). 非常规同位素在石油地质学中的应用与油气地球化学新进展. 石油学报, 45(4), 718-754.(EI)
24. 朱光有 ,张岩, 张志遥, 艾依飞, 李茜, 段鹏珍, 刘金城. (2024). 非传统石油地质学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天然气地球科学, 35(5), 763-784.(中文核心)
25. 沈安江, 熊绍云, 胡安平, 张建勇, 许强, 付小东, 潘立银, 王鑫, 刘思琪, 李茜 & 段军茂. (2024). 羌塘盆地中生代岩相古地理研究新进展. 海相油气地质, 29(1), 30-44.(中文核心)